唉,共享单车这三年

2021-05-18 14:01

  

  共享单车,一直是互联网改变生活、提供便利、循环利用、节能环保的典型正面案例。但伴随着堆积如山的废铁垃圾、越来越高比例的坏车以及甚嚣尘上的资金断裂传闻,其正能量形象正在坍塌。

  摩拜经历过的宿命,或许马上就要落到ofo身上了。

  虽然还没有最终定论,虽然买家是谁尚不明朗,但是多方证据已经表明,ofo卖身已成定局,这不是ofo联合创始人于信在朋友圈高喊着两句“稍微动动脑子”就能否认的。

  2015年,ofo、摩拜相继成立,拉开了共享单车大战的序幕。跟互联网所有行业一样,共享单车走过的也是一条从小到大、聚沙成河的艰辛道路。

  在那个充满激情的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的狂飙岁月里,如果说以滴滴为代表的网约车开启了新出行的理念,那么共享单车则把这种理念更加廉价化。正是有了共享单车,才让很多人觉得去地铁站、公交站,或者去附近的超市、公园,并不是一件辛苦的事情,而且它的价格确实很便宜。

  如今,随着ofo卖身马上“既成事实”,共享单车两大巨头都已经名花有主。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场大战即将落幕,在巨头大把资金的刺激下,在“最后三公里出行” 刚需的作用下,这场大战或许更加激烈。

  01 开战即是双寡头,没给第三家任何的机会  

  上世纪90年代末,四大门户诞生,并且缠斗至今;电商兴起之时,尽管淘宝天猫一家独大,但毕竟还有京东、当当、亚马逊等实力不俗的玩家在搅局;网约车袭来,滴滴快的掀起了补贴大战,神州专车、易到、优步等也拥有一批拥趸……但共享单车的故事,从最开始就注定是摩拜、ofo两家的斗争,说“三国演义”似乎都有点牵强,无论是永安行、哈罗单车还是小蓝单车,在这两家斗争的大背景下,都只能算是匆匆过客。

  从最初的布局来看,ofo和摩拜井水不犯河水,因为两家公司推出的产品所面向的市场完全不重合。

  2015年9月,ofo创始人戴威选择母校北大为第一个运营的地点,并且ofo还写了一份慷慨激昂的公开信——《这2000名北大人要干一票大的》。ofo宣布,将为北大校园提供超过10000辆自行车,同时也呼吁2000名北大师生贡献出自己的单车。公开信末尾极富煽动性地写道:“100多年来,有很多北大人改变北大,也改变了世界,这次轮到你了!”

  ofo在随后一年的时间里,一直主打校园市场,最终覆盖20个城市的近200百所高校,注册用户超过80万,总订单达到900万,日订单超过20万。一直到2016年10月,ofo才宣布开启城市计划,正式走出校园。

  相比之下,摩拜则直接把目标对准城市用户。2016年4月,摩拜进入第一个城市上海并开展运营,9月进入北京,年底在全国七个城市开展业务。也就是说,摩拜、ofo的大战是从2016年年底打响。

  战端一开,就复制了当年的滴滴快的大战,套路是常规但又十分奏效的补贴。2017年摩拜和ofo的用户经常能收到优惠充值促销的短信,打开各自的APP,直接弹出来的也是促销广告,充返比的优惠力度最高能超过1:2。

  创业公司敢如此烧钱大打补贴战,其底气是来自于背后的投资方。时至今日,摩拜和ofo都已经历了数轮融资,总金额达数十亿美元。

  从双方公布的融资信息来看,颇有点斗气的味道,因为选择公布的时间都极为相近,且每次都会各自宣称创下共享单车行业融资纪录。

  更有趣的是,两家公司的主要投资方鲜有重合,尤其是在2017年年初的时候,又分别有了腾讯和阿里的资金注入,这注定摩拜和ofo一定会掀起激战。

  除去补贴大战,摩拜和ofo背后的资本力量,也时不时在公开场合进行一番较量,其中最经典的就是腾讯CEO马化腾和金沙江创投朱啸虎在朋友圈的那次“嘴炮”。

  艾瑞的一份报告显示,2017年5月, ofo月度活跃用户增长至6272万,摩拜月度活跃用户增长至5838万。作为ofo的投资方,朱啸虎把这一成绩单晒到朋友圈上进行炫耀,马化腾则留言高调回应:从微信支付看摩拜高出一倍多。

  同时,马化腾还对ofo的机械锁表达了不屑一顾:只有双向通信才算智能,并告诫朱啸虎“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投资了而歪曲,如果腾讯投了ofo也不会看好这种模式,必须要改。”网约车大战虽然惨烈,但背后的投资人尚且平静,而到了共享单车时代,大佬不惜赤膊上阵,可见共享单车战略地位之高。

  摩拜和ofo依靠着补贴大战,的确获得了大批用户,并且奠定了双寡头的地位。但是长期的烧钱,加之每次一元钱、五毛钱的使用价格,让摩拜和ofo的资金链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,这也为后来的被收购埋下了埋下了伏笔。

  2017年两家公司拿融资拿到手软的时候,就有部分地区传出了“欠薪”的声音,这或许是资金链紧张的一个开始。在资金已经如此紧张的情况下,摩拜、ofo还推出了免费月卡等诸多花样,甚至出现了倒贴钱让用户骑车的情况。这种疯狂的玩法,进一步加剧了资金链的危机。

  今年4月美团宣布收购摩拜,当时有媒体报道称,摩拜债务总额合计超过10亿美元,现有股东已放弃继续支持,也没有新的资本再愿意入场。明眼人都能看出来,这就是投资方逼迫摩拜卖身的重要原因。

  紧接着5月,一名对ofo财务情况比较了解的业内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称,ofo对供应商欠款12亿元左右,城市运维欠款近3亿元,合计欠款15亿元,但账面可动用现金不足5亿元。如此看来,ofo卖身,为期不远。

  死亡大潮下的三个典型案例

  摩拜、ofo虽然现在过得不太如意,但毕竟也曾辉煌过。就在他们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,共享单车行业迎来了一股死亡浪潮。这股浪潮是由一家叫“悟空单车”的公司开启的。

  重庆,山城,虽然骑下山可以造就“飞一般”的感觉,但前提是得先骑上山。地理环境的劣势,使得主打重庆本地的悟空单车注定就是一款失败的产品。

  2017年1月7日,悟空单车宣布进入重庆市场,成为首家在山城出现的共享单车品牌,比ofo还提前了三天。按照悟空单车的规划,首批投放车辆分布在两江新区等主城区域,终极目标是拥有10万辆单车,全面覆盖重庆城区。

  除了深耕本土,悟空单车还计划进入全国334座城市,设立超过10000个共享单车站点。同时,悟空单车寻找城市合伙人投资单车,共享车辆利润分红,并计划在年内投放超过100万辆单车。

  尽管商业规划听起来很诱人,但悟空单车的生命力仅仅维持了五个月。据报道,创始人雷厚义最开始寻找投资商时,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,悟空单车吸引了高达300多个投资意向,金额达两三千万。但随着对项目的了解,很多投资人觉得共享单车前期市场培育投入多、回报未知,不敢轻易试水,最后到位的资金只有50万元。

  此外,在产品设计上,由于悟空单车采用的是机械锁,导致其被盗率居高不下;后来又采用了智能锁,但由于重庆阴雨绵绵的气候条件,电池最多能撑二十天。雷厚义终究没有等到云开雾散的那一天,由于资金链断裂,悟空单车无法继续新的产品研发和市场运营,丢车率高达90%,损失金额超过了300万。

  五个月的生命周期,让雷厚义上了一把微博热搜。6月13日,悟空单车官方微博宣布,正式退出共享单车市场。

郑重声明:本文唉,共享单车这三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作为商业用取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